故当急救欲绝之肾水,与阳明急下三法,同源异派。是其邪仍在于里,故成无己曰:脉浮,为邪气还表作汗之兆,故云:欲愈。
服汤脉暴出者死,微续者生。非茱萸之辛温,无以降阴气之上逆;非人参姜枣之甘温,无以培中土而制肾邪也。
其气先入肾,解少阴之客热。似此服法,总是示人不可尽剂之意,学者于理有未解处,即于本文中求之自得矣太阳中热者,暍是也。
此言热邪内结者也,热邪内结而致下重,故纯用苦寒以胜热而厚肠也。 若已过十余日,病势不减,又不归于胃而成实,更加不尿腹满哕甚等逆,即有一、二可下之证,胃气已败,不可治也。
发汗多,若重发汗者,亡其阳,□语。盖阳神散乱,当求之于阳,桂枝汤阳药也,然必去芍药之阴敛,始得疾趋以达于阳位。
程应旄曰:一起病便发热,兼以阴经无汗,世有计日按证者,类能用麻黄而忌在附子。阳明病,脉浮发热,口鼻干燥,热在经也。